當前位置:中國廣告人網(wǎng)站--->媒介寶庫欄目--->媒體雜談-->詳細內(nèi)容
讀者心理與報紙定位
作者:佚名 日期:2002-3-28 字體:[大] [中] [小]
-
讀者讀報,目的是“欲知其新,欲知其快、欲知其廣、欲知其詳”……,只有了解讀者,才能辦好報紙。因此,認真地研究并充分把握讀者的心理,對報紙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一、把握讀者的務實心理,滿足讀者受益的需要
“使用與滿足”是讀者讀新聞的重要目的之一。當前,新觀念新事物不斷涌現(xiàn),人們面臨著一系列新的問題,諸如機構改革、醫(yī)療改革、子女教育、就業(yè)問題等等。在讀新聞時,讀者特別希望能夠得到這方面的知識,滿足自己的信息需要,從而給自己的工作、生活等提供幫助。心理學家把人類的基本需要歸結(jié)為六類:一是生理的需要,包括吃、喝、睡眠等;二安全的需要,包括生活有保障,居住安全,免于恐懼和傷害;三,歸屬和愛的需要,包括感情、戀情、歸宿等;四,受人尊重的需要,包括名譽、地位、成就等;五,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六,美的需要。越是能滿足受眾的這些需要的新聞和信息,越會得到讀者的歡迎。
針對讀者的這種心理,報紙不僅要對關系到當前個人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及時進行報道,同時,還要進行深入報道;不僅讓受眾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即將發(fā)生什么事,而且要讓受眾了解為什么,從而給他們提供可以借鑒的東西,滿足人們從中得到某種益處或者針對情況相應地采取某種行動的需要。
二、把握讀者的參與心理,滿足讀者發(fā)表意見的需要
隨著網(wǎng)絡的普及,網(wǎng)民在閱讀的同時,就可以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受眾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成為傳播者。這種情況對報紙來說也一樣,隨著讀者獨立意識的增強,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讀者不僅僅滿足于只是了解事實,他們還越來越希望能夠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傳統(tǒng)媒體的報紙,就要適應讀者的這一心理需求,積極開辦討論、征文、大家談等欄目,給讀者以發(fā)表意見、進行參與的機會。
聊城市舉辦糖酒會期間,在街上懸掛的不少彩旗條幅被破壞。針對這一問題,聊城日報以《提高市民素質(zhì),改善投資環(huán)境》為欄題,及時開辟討論欄目,讓讀者發(fā)表意見和見解。欄目一設立,就立即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呼應,他們紛紛寄來稿件,其中有機關干部,有教師,有學生,有出租車司機……,他們都從各自不同的角度,表達了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一時間,如何提高市民素質(zhì),塑造聊城形象成了人們議論的話題。不僅活躍了報紙版面,而且對廣大市民起到了很大的教育作用。
三、把握讀者的求知心理,滿足讀者學習的需要
今天,人們對知識的渴求也越來越迫切。他們需要了解適應當前形勢的新知識、新科技、新變化,從而更好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更好地滿足自己的生活、學習和進步的需要。同時,由于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加快,可供自己安排的時間越來越少,在這種情況下,報紙等新聞媒體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隨時將新知識、新科技通過各具特色的欄目,傳播給廣大讀者,讓他們從中得到知識。
中央電視臺的《今日說法》節(jié)目,越來越受到觀眾的歡迎,究其原因,就在于它首先講述一個個真實生動的案例,然后,由專家來進行分析。觀眾不但了解了案例,而且可以得到有關的法律知識,在看電視中就不知不覺地學到了許多法律知識。對報紙來說,可以開辦一些知識性欄目,更重要的是,要將知識寓于各類新聞報道之中,不僅能滿足讀者對知識的渴求,而且可以增加新聞的可讀性,更富有情趣。
四、把握讀者的獨立性心理,滿足讀者自我判斷的需要
新聞是新近發(fā)生的事實的報道,客觀性是新聞的重要特性。對讀者來說,逆向思維在逐步發(fā)展,單純的說教只會引起他們的反感。他們不喜歡別人指手劃腳地進行說教,而愿意對事實做出自己的判斷。對報紙來說,要牢牢把握住客觀報道,用事實來說話,向讀者來提供盡可能多的事實材料,盡可能地避免空話、套話,避免空講道理,讓讀者自己根據(jù)事實做出判斷。
在具體操作中,報紙要在盡可能地采用客觀報道的手法來報道新聞的同時,還要增加對比性報道、紀實性報道、體驗式報道。要向讀者講述生動鮮活的事實,展示第一手材料,讓他們在閱讀中做出自己的判斷。(苗保田)